培训农民玩转“掌上新农具”
本报通讯员高春英本报记者林春生
“我传上去啦!培训”8月3日,农民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枞阳分校培训教室内,玩转学员吴国启兴奋地拿着手机给周围的掌上学员看。他在培训老师陶方杰的新农指导下,把自家生产的培训土蜂蜜图片上传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上。
“你可以在这里留下联系方式,农民如果有人想买你的玩转蜂蜜,就会联系你。掌上”在陶方杰的新农指导下,吴国启又在平台上留下了联系方式。培训
“现在很多农民不会线上销售,农民大多还是玩转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有的掌上甚至依靠子女的帮助搞线上营销,很不方便。新农”枞阳分校副校长何华彬告诉记者,为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该县今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首次引入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教程,并安排一周时间进行培训。这期原定50名学员参训的水产养殖培训班,一下子来了70余人,教室里挤得满满的。
“我们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县里办这期培训班的,培训手机应用技能符合我们需要。我希望通过培训能在网上将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去。”稻虾共养大户唐义和说,他和另外7位种植、养殖大户听说有手机应用技能培训,都撂下手中的活,赶到县城来参加培训。
据何华彬介绍,这次培训的内容是互联网知识、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农村电商、网络安全防诈骗等4个方面。特别是农业科教云平台中的云上智能App,老师面对面、手把手教会学员如何查找、下载、安装、注册、登录、浏览,获取信息服务。教学现场,学员与老师在互动中学到了有用的互联网应用知识和网络销售技能。“回去后,我还要将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再巩固,争取能在网上运用自如,熟练进行线上销售农产品。”吴国启说。
通过一周的培训,这批学员大多能熟练地利用手机接收农业信息服务,在线销售农产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农民手中的手机真正成了他们的“掌上新农具”。
据悉,为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今年枞阳县农委着重选择农民朋友缺乏的技术技能,组织安排培训内容,着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