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艺术之名破坏自然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别艺金山银山。近年来,名破国家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坏自对破坏自然,然生尤其是别艺破坏非可再生资源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监管和严厉打击,采取了零容忍的名破处理态度。但即便如此,坏自在艺术圈,然生特别是别艺书画圈、雕刻圈,名破却依然存在着一股不良之风,坏自甚至越来越呈现出蔓延之势,然生即一些人倚仗自己所谓的别艺名气,或写得一手不尴不尬的名破书法,或勉强具有一定设计造型能力等,坏自便开始四处题字、雕刻,且将目光瞄准在一些原生态山林或自然景区的岩石(石壁)上,并将此种方式的“创作”看成是一种本事、一份荣耀,大肆进行宣传、炒作,也当真以为这样就能实现名与艺的“千年不朽”“万古流传”了。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众所周知,完好的植被和岩石一旦被破坏,在相当长时间内,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再生、再复原,因此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最大可能地加以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人为破坏和浪费。而在岩石上率性地题字、刻字等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生态环境的践踏和不尊重。何况平心而论,当下书画家、雕刻家群体中,究竟有几人能够自成风格最终被历史所承认?恐怕相当多的人都会被大浪淘沙掉。但他们以所谓弘扬、传播艺术的名义而进行的种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却果真“留了下来”,很难再予抹平和弥补。尤其看到一些十分拙劣的题字和雕刻,更加令人痛心和惋惜。这也不禁让人质疑:有关部门在审批时是否进行了严格把关?是否给予了尽职尽责的监督管理?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压根儿不管不问?
此外,艺术家及其题字、雕刻的主题、内容等,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筛选的?以什么标准来评定?这些书写者的真实水平如何?……这都需要严肃、全面的考量。笔者认为,今人的题字须慎用,倘若确需以题字、雕刻等艺术方式来增加当地的人文情调和文化内涵,也一定要选择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文艺家及其作品,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或者也可以集字,集那些已经被历史认可的名家、大家的字,如此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对大众审美力的引导和提升也更具正向的促进作用。
奉劝一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书画家,关起门来在自家书房、画室进行怎样大胆的创作和尝试都不为过,但进入公众观瞻的视野,就要为大众审美负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即便“颠张狂素”的张旭和怀素,也不过是在寺院的墙壁,或自己的衣服、自家门前的芭蕉叶上写写而已,断不会到处题刻宣扬。更何况,把劣质字镌刻在岩石、大树上,这里显示的到底是令名,还是陋俗,还真是需要有点戒惧的。
(作者系艺术评论家)
- ·张煊:讲好英雄故事 坚守公益初心
- ·2022上海马拉松赛开跑 上海警方多举措“护跑”
- ·世界杯主题短片电影《远征》上线
- ·记者手记:20年后,世界杯再临亚洲
- ·合肥市:“新年画”绘新生活树新风尚
- ·冬奥后第一个雪季,张家口冰雪产业趁势而上
- ·韵动八桂 魅力荷城——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线下火炬传递剪影
- ·巴黎奥运会柔道参赛资格体系公布
- ·钟向东:廿八年如一日 照顾脑瘫女儿
- ·奥林匹克峰会盛赞北京冬奥会成果
- ·世界女子围棋争霸赛李赫攻擂成功
- ·山东泰山队晋级“中青赛”全国男子U15组决赛
- ·中国射击队将缺席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 ·女排世锦赛:塞尔维亚队击败美国队晋级决赛
- ·贵港市健儿在第十五届区运会羽毛球团体赛获1银1铜
- ·姆巴佩时代,未来已来